健康中國巴渝行·好醫聲每日科普225丨防暑用的這些藥,您用對了嗎?
重慶已經連續多日氣溫在40℃以上,高溫、高濕、強熱輻射天氣可能會使人體無法適應,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亂,造成體溫異常升高,繼而導致中暑。每年夏季都有很多人發生中暑,因此如何防治中暑也是這個季節關注度很高的問題。
提到防暑的藥物,大家居家常備和隨身攜帶的主要有藿香正氣水(液)、十滴水、人丹/仁丹、風油精這幾種,雖然這些防暑藥品的說明書看上去很相似,但其實它們有著不同的用途,關鍵還得對癥用藥,才能達到預期的功效。那么,這些防暑藥品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呢?本期好醫聲每日科普邀請到武警重慶總隊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譚謖,來和大家一起盤一盤這幾種藥。

藿香正氣水(液)應該是大家公認的解暑“神藥”,很多人中暑后都會自己去買來服用,甚至一些體弱年老的人在夏季出門前還會先喝上一瓶來預防路上中暑。其實中暑后別急著吃藿香正氣,因為藿香正氣只能解陰暑,就是夏天空調吹多了或者是多喝了冷飲,感受到風寒所導致的惡心、腹脹、腹瀉、頭暈等癥狀。與陰暑相對應的就是陽暑,陽暑簡單來說就是熱的中暑,是長時間在高溫情況下暴曬出現的中暑現象,如果是陽暑患者用了藿香正氣不僅不能起到治療效果,反而可能會加重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氣系列中常見的兩個品種是藿香正氣水和藿香正氣液,這兩個品種成分和功效是一樣的,名字也只有一字之差,但選擇時還是要慎重,兩個藥主要區別一個是藿香正氣水里面含有酒精,藿香正氣液不含酒精,另一個是藿香正氣水的處方用量比藿香正氣液大,有效成分比較高,所以對酒精過敏的人、司機、小孩、孕婦和年老體虛者不建議使用藿香正氣水,特別要注意的是使用藿香正氣水期間不要同時服用頭孢類藥物,以免發生面部潮紅、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酒精中毒癥狀。
十滴水也是常用的解暑藥,有健胃、驅風的功效,治療因中暑所致頭暈、惡心、胃腸不適、腹痛等,適用于烈日下勞作、旅行的人中暑后使用。雖然十滴水和藿香正氣從說明書上看功效相似,實際上兩藥是截然不同的,十滴水是用于中暑證,即暑熱引起的癥狀,藿香正氣用于夏季風寒引起的癥狀,兩者是不能替代使用的。
需要注意的是,十滴水不能作為預防用藥,用于中暑后急癥使用,服用后需用溫水漱口。十滴水所含的藥物成分有一定毒性,不宜多服,正常用量為每天3次,每次5ml,病情好轉后應立即停用,孕婦避免服用。

人丹/仁丹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治療中暑的良藥,有些人認為它們是同一種藥,有的人則只認準“人丹”或者“仁丹”。嚴格來說,二者的組成成分并不相同,功效也有一定的差別,雖然兩藥都對中暑有治療作用,但人丹偏于夏季中暑引起的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的治療,對醉酒飽滯也有效;仁丹偏于治療中暑引起的頭昏、頭痛、惡心胸悶等,對暈車暈船也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仁丹中含有朱砂,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人丹中雖不含朱砂,但有樟腦,也有一定的毒性,所以這兩種藥孕婦、嬰幼兒和兒童都不易服用。仁丹的正常用量為每次10-20粒,在使用中要注意不要超量,以防汞中毒。

風油精是很多家庭防暑、防蚊、防暈車的必備品。把風油精涂擦人中、太陽、印堂等穴位,可以預防中暑。洗澡時在水中放幾滴風油精,可以使身上的痱子逐漸消退,也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為了預防中暑會喝一點風油精,這種做法是不妥的,雖然風油精說明書上寫著“口服,一次4—6滴”,但風油精主要是外用,成分中含有一定的毒性,對口腔、皮膚黏膜有刺激性,有報道成人因長期服用而成癮,應引起注意。同時孕婦也要避免使用。
最后藥師溫馨提醒,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腎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最好在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防暑藥物,服用防暑藥物后,如果中暑癥狀沒有較好改善,應當立即去醫院就診。
(特邀專家/譚謖 編輯/王鳳)